400-123-4567
(二)作者单位及地域分布统计
从转载论文第一作者来源单位统计,51.45%来自中小学,17.92%来自大学,其他作者来自教研室、教研室等教育科研单位。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师继续教育学院。
高校中,作者最集中的单位是首都师范大学(6篇)、青岛大学师范学院(4篇)、北京师范大学(3篇)、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篇)。
教育科研部门中,2篇文章被天津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宜兴教师发展中心、江苏省富宁县教育局教研室、北京西城区教育培训学院、北京海淀转载北京市区师范学校教育科学研究所下设教育科研单位6个,其余1篇。
从地域分布来看,2022年《小学英语教与学》转载的英语教育论文第一作者分布在国内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见表1)。江苏省仍处于领先地位,其他省份则落后。
(三)基金项目论文统计
《小学英语教与学》2022年转载的173篇文章中,基金项目研究成果48篇,占总数的27.75%,其中国家级项目成果2项,省部级项目成果32项,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这一级别的资助项目论文还很少。
(四)研究领域分布
2022年《小学英语教与学》具体转载栏目设置及数据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除每期转载的专题文章外,教学领域的文章最多,凸显了教学实践的重要地位。评价领域的文章数量较去年有所增加,占据第二位。学科教育领域、课程和教师领域基本保持不变,而学生领域的文章则稍弱。
二、热点和关键问题
(一) 课程
1. 教材分析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是连接英语教与学的重要媒介。 2022年教材研究将主要集中在教材内容分析、教材解读路径、教材实施策略三个方面。 (1)教材内容分析。高伟和杜小万对人教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民族认同教育内容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发现小学英语教材非常重视民族认同教育。教材中的民族认同教育内容非常广泛,有利于国际理解。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小学英语教与学》2022年第3期,本刊引用文章仅标明期号)。李丹辉、马永军基于跨文化视角,针对人教版教材在落实课程标准要求中存在的内容覆盖不全、跨文化渗透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修订使用建议(第四期) 。陈乃林通过分析美国小学英语教材在结构、课文选择、能力培养、学习方法等方面的编写特点,为我国英语教材编写和英语教学研究提供参考(第6期)。林周静和刘子瑞基于活动类型理论、认知因素理论和任务难度测量框架,提出了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英语教材(2013年版)教学活动难度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提出了教材质量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建议(8 个问题)。庞辉、栾鑫以国际问题、国际文化、国际联系为框架,对外语研究院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进行了呈现和分析,并就如何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纳入教材(9 Expect)。梁宜娟通过对“粤语版”和“民教版”三年级教材(第11期)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理解教材——整合教材——用好教材”的教学路径。 (2)教材的解读路径。李翠丽、黄凯针对小学英语教学过分重视语言知识而忽视课文内容、过分重视课文内容而忽视人文意识的问题,提出了解读教材的具体策略(第10期),过分追求教学能力而忽视内在逻辑。王春晖提出了一种以课程内容六要素为维度、单位为组织形式的教材解释新范式(第十二期)。 (3)教材实施策略。孙原结合教学案例分析了如何利用教材资源设计实践教学活动来提高小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第1期)。姚立新指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应将教学活动安排与学习秘诀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理解、选择、掌握和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第二期)。
2、免费教学课程标准解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程标准》)是教师课堂实践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规定的目标、理念、内容、要求等对于优化小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影响。 《2022年课程标准》研究主要集中于课程标准的概念、特点以及对教学的影响分析。例如,梅德明、王强提出改变单纯注重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的学科目标,确立并实施核心素养目标;改变以词汇、语法知识为主要课程内容的教学,根据核心素养的综合表现来选择学习内容;改变断章取义的碎片化教学,创新教学方法,践行英语学习的活动观;改变以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构建以素养为导向、多学科、多样化的评价体系(第七期)。张红利结合《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时代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一致性、整体性六大特点,从素养角度分析了英语课程理念、语言理念、教学理念和评价理念(7期) )。基于对《2022年版课程标准》课程理念的分析,李雷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立足主题,精心设定目标,诱发自我智慧,并通过一系列学习活动来落实。整合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发展。引导学生不断培养英语学习核心能力(第七期)。李娜认为,核心素养是《2022年课程标准》的重大变化之一,以素养为导向的小学英语课程应根据目标素养、内容结构、学习活动、评价过程四个基本原则来构建(第 9 期)。此外,研究人员还对比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与《2022年版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选择上的变化,探讨课程内容整合和教学科研工作对于实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重要性。以培养学生核心能力为目标。意义(王强,第7期)。
(二)教学实施
1. 对英语学习活动的看法
英语学习的活动观是落实学科核心能力、改变学习方法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介绍性、渐进性和探究性三种类型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和创新三种类型的分层英语学习活动,有助于激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学生的思考。探究文本内涵,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促进创新思维发展(冯珊瑚、范树丹,第1期;龚文胜,第1期)。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必须以核心能力为导向,设定目标;依靠文本探索意义;以活动为抓手,整合六大要素(徐艳丽,第一期)。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基础是对课文的深入解读,核心是教学目标的分层制定,保障是教学活动的层层设计(杭雁南,第1期)。
2.戏剧教育实践
戏剧教育是将戏剧元素融入教育中,运用戏剧方法或戏剧活动进行教学的教育模式。重点是“教育”而不是“戏剧”。 2022年戏剧教育实践研究体现在教育戏剧活动介绍、戏剧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对策、实践模式等方面。例如,何香平介绍了定格、坐针毡、 echo Lane从概念和实践两个方面阐述了它们对学生思维深度、灵活性和批判性的作用(第12期)。李帆指出,可以采用故事剧、角色剧、过程剧三种教学模式,并通过创作视觉道具、设计有趣的活动、表演精彩的情节、互相观察学习、思考思考等五种实施策略。深入问题的探讨,以及借助戏剧团队教师学习、资源共享三方面的外部支持,可以保证教育戏剧教学的发展(第12期),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参与度课堂上,提高英语语用能力(杜乐、柯丹,第12期)。庞辉、杨璐等人对英语教学中教育戏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给出了解决方案和建议(第12期)。
三、单元整体教学
整体单元教学是贯彻英语课程改革理念、促进学生核心能力发展的有效途径。 2022年单元整体教学研究将主要以具体案例为基础,在学科总体概念、主题意义探索、深度学习的基础上,探索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和实施路径。和逆向设计模型。例如,姚大文、卢少芬等人认为,基于英语学科大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分析单元内容,提炼各子主题所承载的主题意义。 ,并根据学生的认知经验重新整理单元内容,提炼单元主题大概念和语言大概念,构建单元大概念,进而制定单元和班级教学目标(10问题)。基于对主题意义的探索,王芳、吴前提出单元教学整体设计时可采取以下四种策略:整合教材内容、梳理单元整体内容框架、提炼主题。意义;设计单位总体教学目标,统筹规划单位教学活动;确定班级教学目标,梳理班级语言知识结构,设计教、学、评一体化的活动;制定持续评价计划并开展持续评价(10期)。夏恩利从主题提炼、目标设定、活动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以深度学习为目的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0期)。张立宁基于逆向设计理念,以易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对本单元整体教学(10期)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4.读写教学
阅读和写作不是独立的语言学习行为,而是密切相关的。其中,阅读是一种理解能力,写作是一种表达能力。两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能够为学生真正的语言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钱晓芳介绍了颇具影响力的读写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第9期)。范晓飞、张敏探讨了在整体单元教学中进行阅读和写作教学时要注意目标的完整性、内容的统一性、活动的连贯性、技能的全面性(第9期)。李向红以人教版教材为例。通过项目式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课文内容,探索课文内涵,有助于提高小学英语阅读和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促进合作互助的思维(第9期)。陈梦奇探讨了单元联动下小学英语“思维—阅读与写作”相互促进的策略,提出教师需要从“单元联动”的角度加强教材中各单元阅读和写作文本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整体教材,以便于教材的阅读。将书面文本串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单元前后文本的理解和吸收。另一方面,要在阅读和写作教学中加强思维策略的运用,改变“机械阅读”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读后写作语言输出的合理性和丰富性,最终达到阅读写作教学的目的。他们的思维能力与阅读和写作能力之间的协同作用。发展(9 期)。
5.岗位设计
家庭作业是教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实施德育、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它具有巩固所学内容、发展能力和品格、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等功能,在教学与评价中发挥着平衡、衔接、过渡的重要作用,是促进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水平的重要支撑。教育教学质量。在作业设计研究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专题作业、整体单元作业、基础综合作业、校本作业等方面。例如,丁洁琼结合学校开展的“主题作业”校本培训系列实践活动,详细阐述了“主题作业”的概念、设计原则、基本类型以及主题作业在英语教学中的有效性思考(2 个问题)。陈二以单位整体作业设计为例,讲解了如何落实“基础作业”、组织“能力作业”、优化“拓展作业”,以提高作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的成长。 ' 持续学习和发展(2 Expect)。范晓飞、徐国辉提出,中小学综合英语作业的布置和评价需要体现学科学习的完整性,全面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以及学生的多样性。专注于思考(2个问题)。陈红柱针对当前校本作业“固定”、“借用”等问题,探讨了小学校本英语作业的设计策略和方法(第二期)。
(三)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内部专业结构在其职业生涯过程中不断更新、演变和丰富的过程。 2022年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共转载12篇文章,较2021年转载数量有所增加,研究内容更加全面和深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一是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研究发现,小学英语教师高质量的课堂话语具有三个特点:表达规范,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输入;交互性强,可以有效营造互动情境;功能突出,能够有效促进目标实现。构建高质量的课堂话语,需要教师在学习中提高话语意识,在实践中掌握话语策略,在反思中提高话语能力(韩培玲,第1期)。范彦青、田晓芳等提出了课堂评价话语的优化策略,包括:合理改造课本文本知识,丰富评价话语语料库;合理预设和运用不同功能的评价话语,凸显评价话语的多重功能;合理控制评价话语量,提高评价话语有效性(第5期)。黄西茹和罗小杰发现,优秀的小学英语教师在讲解时都是有目标驱动的,能够适当选择讲解技巧,也能根据自己的学业情况灵活运用讲解技巧。他们建议教师加强讲解的灵活性,充分发挥各种讲解技巧的整体效能;提高讲解的恰当性,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有效运用(第9期)。李文彦、刘子书从语言礼仪、肢体礼仪、文化礼仪三个方面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师课堂礼仪的实用原则(第七期)。此外,研究还发现,大多数教师对思维品质的内涵认识不够,重视不够。在制定思维质量目标时,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表达观点的能力和整理、总结信息的能力。这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提出的高层次问题比例较小,师生对话深度较浅,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刘珊珊,张敏霞, 2期)。
其次,教师成长研究。吴成芳对新手教师“通识-技能-任务”专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3期)。王敬艳、王海波等针对新手教师入职期间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优化策略(10期)。罗群强调,营造平等和谐的磨练氛围,系统设计磨练计划,扎实开展磨练工作,可以有效提高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成长(第四期)。教育主管部门还可以通过构建教师素质结构、探索教师素质评价方法,精准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罗海军第8期)。此外,郭晓华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微观系统、中观系统、表象系统、宏观系统和历时系统五个维度对教师职业倦怠进行了归因分析,提出了缓解农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实用策略。 12 期)。
最后,教师教学研究。针对教师无法听懂学术性强的专题讲座的问题,王建平提出,教师应从学习过程、现有经验、实践转化三个方面进行反思,提出相应的自我指导对策和建议。第 11 期)。同时,教师要注重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学会如何识别研究中的创新点、如何在论文中表达创新点,进而创作出创新性的学术论文(裴栓宝,第6期)。
综上所述,2022年相关研究明确了教师专业发展路径,探索了课堂话语的特征、优化策略和实践原则,提出了教师教研自我引导策略和创新论文写作方法。
(四)评价研究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 2022年转载的教学评价文章中,形成性评价、表达性评价、写作能力评价、课堂教学评价备受关注。赵南宇、尹红从多角度介绍了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并结合教学实际制定了形成性评价方案(第一期)。郭美阳详细分析了“素养为本”绩效评价的概念内涵、任务要点、设计策略和标准制定(第七期)。同时,周建清探讨了表演性评价的概念内涵、评价类型、设计过程,并以人教教材为例详细阐述了表演性评价在课堂上的实施(10期)。朱佳怡基于《中国英语能力量表》和增值评价理念,设计并深入应用了英语写作能力评价量表。他根据评价量表的数据,分析跟踪每个学生写作能力的成长轨迹,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发展潜力(4期)。单燕和李志厚比较了专家教师、经验丰富的教师和新手教师的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现状,发现专家教师对教学有系统的看法,经验丰富的教师对教学有全面的看法,新手教师则持有片面的看法。教学观(8期)。
在命题研究方面,陈艳以五年级期末水平测试为例,探讨了阅读和后续写作在公开考试中的应用策略和促学优势,并按照“有趣”的顺序讲解了阅读和后续写作问题。 “、模仿、互动、强化”类教学启发(6期);关于学习质量标准,蔡雪飞强调,根据学习质量标准可以合理设定评价规则,根据评价规则可以科学衡量核心能力的发展(12期)。
3 未来研究展望
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施上,我们将继续注重整体单元教学、主题及主题意义探索、戏剧教育、游戏教学、图画书教学、自然拼读等。在学生的研究方面,我们可以增加研究学生的语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少儿英语学习的心理特征和规律。此外,2021年回顾中提到的教-学-评一体化、“双减”政策下的教学改革、以阅读为主导的课堂实践、数字化和大数据支持的英语教学等都应成为重点。小学英语教育研究。前沿话题。接下来,我们提出一些更具体的问题,希望引起研究者的关注。
(一)多式联运资源的利用与实践
多模态教学是指利用图像、视频、音频等媒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与其互动的教学方法。它具有情境性、全息性、多元性、动态性、具身性等特点。 《2022年版课程标准》还明确要求学生学会理解文本、音频、视频、数字等多种模态资源所传达的含义。因此,研究者有必要加大对小学英语教材(及配套资源)中多模态资源解读的研究。此外,基于多模态视角,研究教材,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开发多模态资源补充教学也是一种研究路径。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随着《2022年版课程标准》的颁布,研究如何按照“学用结合、课堂内外一体化、学科融合”的原则开展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热点。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主题的选择、活动的组织实施、评价等都应该是研究者关注的问题。
(三)学术质量标准的实施和检测
《2022年课程标准》首次将学术质量标准纳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体系。该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它的发展对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指导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一些一线教师尚未明确学术质量标准与核心能力、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异同。因此,对学业质量标准内涵的解读还需要继续,但更重要的重点应该放在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实施上。优越的。
(四)英语学习活动理念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重新列出“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教学实践”的研究主题,是因为目前教师在实践英语学习活动观时存在很多误区。例如,一些教师在单元级别严格分配活动视图的三种类型的活动。有的教师在一课时内强行完成某一话语的活动观教学循环,有的教师简单地使用三类活动的名称,而没有真正理解活动之间的逻辑关系等。因此,研究者有必要不断地研究英语学习理念的内涵、本质和结构,围绕培养学生核心能力的课程目标进行教学变革。
(五)新课程背景下教研模式创新
传统的区域性、校本性教研活动已不能有效服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教学和研究活动,重点是实施强制性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研究人员可以基于教学实践建立一个新的教学和研究模型,找到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并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的突破。
参考
[1]太阳伊汉。多模式:一种减轻学生口语焦虑的有效策略[J]。上海教育研究,2022(10)。
[2]教育部。强制性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 Edition)[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年。
(本文首次发表在“小学教学设计”中,第3期,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