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本文旨在回答为什么需要构建小学英语短剧教学体系,以及如何构建、实践和推广,使其成为深受师生喜爱的“细心”教学方式。一、“短剧”教学要解决的教学问题 (1)解决说话困难、保持兴趣的问题。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成功的首要因素。然而,国内小学英语教材大多侧重于词汇、句型、对话片段等,缺乏生动有意义的语言学习材料和自然语境,无法直接点燃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活动教学形式表面活泼,但内容孤立、单调。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对活动形式产生“审美疲劳”和“互动疲劳”,表现出被动参与,学习兴趣逐年下降,很多孩子不愿意说话。学生们总是喜欢故事和表演。小学阶段的孩子有“随心所欲”的天性。短剧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因为短剧为孩子们使用英语提供了有意义的情境,赋予了语言活力。孩子们玩短剧。表演过程中,你通过扮演其他角色暂时忘记自己的身份,心理上变得自信,这对内向的孩子更有效。但现成的英语戏剧、绘本故事篇幅过长、语言难度过大,不适合在课时有限的小学英语课堂上教学。因此,将教学内容脚本化,将教学过程演变成短剧,无疑是连接理想与现实的桥梁。学生不仅可以在课堂上享受短剧表演的乐趣,还可以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
(事)解决教学碎片化、机械训练问题小学英语日常教学中存在“重碎片、轻联系”“重训练轻习得”“重知识轻素养”等问题” 很常见。很多老师的教学目标只是传授语言知识、传授教材、提高学生的英语成绩。他们忽视了如何帮助学生在自然情境中体验和使用语言,让学生在实际任务中进行合作和交流。 、创造,同时以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指导,使核心素养培养落到学科教学中。小学英语课多是单词和句子的机械训练,学生之间自然、真实的英语对话较少;课后,更多的是机械阅读、记忆和练习,而较少触发学生自主实践和创造的情境任务。这导致学生使用机械语用和生硬的发音,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说英语变得困难。短剧教学能够自然地将语言知识与技能、语用情境、综合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融为一体,有效避免各种因素人为割裂,实现学科核心能力的落地。短剧教学凸显学习体验。学生可以在短剧的协作创作和表演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和自然语言习得。他们的参与会更加积极,语用会更加灵活,语言流畅性也会不断提高。 (三)解决“教、学、评”不一致的问题。规定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小学英语教学坚持听、说为主的原则。建议小学英语考核采取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然而,多年来,小学英语教学与评价存在诸多不一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中、高考英语口语评价的缺失,社会、学校和家长只注意英语笔试而不是口试。
(2)大多数口试评价目标过于简单化,重知识轻能力。他们只测试学生是否能够识别和阅读单词、句子和文本,正确阅读并正确回答日常问题。 “人机对话测试”目前只能进行这些“客观”测试类型。评价只是对学生“应该知道”的结果性评价,缺乏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和经验并根据问题情境进行表现的能力。注重自我思考判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缺乏对学生语用兴趣和文化意识的关注,不能全面体现口语能力的核心要素。 (3)口试通常由考官和考生一对一进行。口试环境封闭,口试过程程序化,很容易造成学生心理紧张,无法激发他们参加口试的积极性。 (4)口语测试方式一般采用“纸笔面试题”的形式,将口语测试内容分散到词汇、句子、会话、才艺、情感等方面,导致英语口语测试过程漫长,每个学生平均需要 3-15 分钟,许多学区和学校只是偶尔这样做或根本不这样做。因此,我们需要创新整体、简单、合作、开放的英语口语考试模式。通过研究小学英语短剧教学体系的构建过程,我们将成果的适用范围定位为不分地区、不分办学水平。因此,我们选择了两所城市学校、两所乡镇学校和一所农村学校。以全肖为研究基地,招募当地学校,并聘请骨干教师作为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开展三级联动,开展成果研发和实践检验。研究推广,实践完善。研究结论经过反复审核,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性和普遍性。
15年的研究可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定型教学阶段(2004-2006年)。短剧教学首先要研究如何将课堂教学内容创作编成剧本、如何教授这样的剧本、如何使这种方法适用于各种课程类型以便教师灵活选择等问题。因此,我们采取了先将课本分为试讲本、试教本、分层试点的方法,然后提炼应用,形成了《小学英语课本集》和完整的剧本编写方法,以及“ “学与演”以“学后模仿”两个教学流程,开发出不同类型的高质量短剧课堂教学视频课程进行区域推广。我们还完成了短剧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匹配研究。 2、自创自演阶段(2006-2012)。经过“边学边演”和“学后文案创作”,学生对短剧的要素和表演技巧有了深刻的体会,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创作和表演能力。因此,我们不断深入研究如何让学生从“学习”、“模仿”走向“创造”,形成“独立创意表演”的教学过程和“小学生自主创意”绩效能力培养体系”。编制了适合非短剧教学课学生表演能力培养的《小学英语课堂表演情景》,完善了短剧教学方法。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语用更加灵活自然,创意写作能力稳步提高。 “小学生英语教材戏剧自主创作与表演研究”获浙江省教学研究项目成果一等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短剧研究”获浙江省教学研究项目成果一等奖第四届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 3、丰富戏剧类型阶段(2013-2017) 2012年秋季,修订后的人教小学英语教材,片段中对话语言的自然度和单元话题感明显提高。因此,我们依托区域“2+1”师徒分工,研究如何用好教材中较好的对话素材,同时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独立思考空间。
在原有单课完整剧本创作的基础上,新开发了单课“支架剧本”和“单元连续情节”创作方法,完成了教学内容的系统研究。 《走遍小学英语对话课整体情境创建与应用研究》获宁波市规划项目一等奖。 4、评价完善阶段(2009-2019)我们运用绩效评价理论,通过分层试点,在城市、乡镇、农村多轮应用和改进,从“为学”和“为学”两个维度从一开始就构建了“小学英语短剧创作与表演口试模式”,形成了5个配套评价量表,实现了教-学-评价的一致性,促进了核心课程的实施。并有效解决了研究提出的三大问题。 2019年,《短剧创作与表演:地区小学英语表达口语测试实践研究》荣获浙江省第八届教研项目一等奖。 5、成果推广应用(2006-2019)坚持边研究边推广,将课题研究与区域教学研究紧密结合。一是通过技术剖析、教学观摩、竞赛评估等方式,使成果在本地区快速推广应用;其次,通过论坛讲座、教学演示、期刊交流、教材编写等方式,有效辐射周边省市乃至全国。三、小学英语短剧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小学英语短剧教学的内涵和体系。小学英语的“短剧教学”不仅仅是把现成的英语戏剧搬进课堂学习和表演。而是以“全人教育”、“话语教学”、“具身认知”、“表达评价”等理论为指导,把握学科教学的本质,将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全面转化为短剧教学活动。 。
这种教学方式将教材内容创作编成学生喜闻乐见、通俗易懂、寓意深刻的单剧或单元系列。教学中以剧本或情节为载体,以表演的形式,将语言的感知、习得、应用和情感体验融入到表演和创作中,通过协作创作短剧来检验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其体系结构如图1所示。 图1 小学英语短剧教学体系(物) 小学英语短剧教学实施 1. 教学内容 短剧 教学内容 短剧分为单课内容剧本和单元连续剧。单课剧本又分为“完整剧本”和“支架剧本”两种形式。 (1)单课完整课堂短剧创作、完整剧本是包含所有教材内容、呈现全部内容的完整剧本。教学中学生只需临摹或模仿剧本,单课完整课堂短剧创作方法见表1。 表1 单课完整课堂短剧创作表(2)单课。课堂支架式课堂短剧创作支架式剧本一般以教材为基础,只呈现情节框架,由课堂上师生灵活互动产生,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培养。单课支架式课堂短剧创作过程如表2所示。 表2 单课式支架式课堂短剧创作表 (3) 单元连续情节创作 单元连续情节是一个完整的系列。根据整个设计的地块单元,使各课段之间的情节能够紧密衔接,解决教材单元的各个方面。内容板块之间缺乏联系、缺乏递进性、内容单调等问题,将改变教学单元“碎片化”的教学现状,感受到系列的趣味性,帮助学生系统地构建单元知识,保持学习耐力。
单元连续情节的创作方法如表3所示。 表3 单元连续情节的创作 表2 教学流程 短剧单课剧本教学分为“边学边演”、“学后模仿”和“边学边演”三个层次过程。 “独立创作、独立表演”。单元情节教学以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的编排体系为基础,结合各课时特点,一般在5-6课时内完成。 (1)单班“学演”流程一般用于“单班完整剧本”新教学,适合入门年级、刚接触短剧表演的班级或英语基础薄弱的班级(见图)2)。图2“边学边演”流程 (2)单班“学后模仿”流程一般用于新教学和复习课,适合中高年级学生或对课本剧目有一定了解的学生并有一定的短打表演基础。类(见图 3)。图3“课后模仿”流程 (3)单班“自主创作表演”流程一般用于复习和拓展课程,适合中高年级学生、英语水平较高的班级或英语水平较高的班级。有一定的课本、戏剧创作和表演能力。 (见图 4)。图4“自主创作”流程 (四)单元情节教学的操作要领 单元情节教学首先要根据整体单元教学目标和总体主题,对情节进行整体设计,然后在教学中做到以下几点: 合理调整情节内容章节顺序,提高情节与内容的匹配度;统筹布局语言技能训练,促进技能全面均衡发展;灵活设计语言思维活动,促进核心能力的有效培养;统筹安排地块具体作业,促进单元地块衔接顺利开展。 3.短剧教学评价。在“英语口语评价理论”特别是“交际语言测试理论”和“表现评价”理论[1]的指导下,我们对其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形成了“三维”制定了小学英语短剧创作和口试模式及其相应的区域推广策略。
它以表现评价为基本方法,以短剧创作为主要形式。将多维度目标融入到创作、表演的口试任务中,激发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评价。 (一)“物质维度三层”短剧口试模式的构建,是目前正在兴起的一种新的“评价文化”,即“为学而评价”与“为学而评价”的物质维度融合。 [2]基于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口语学习和发展需求,设计了“三级”短剧口语考试模式(见图5),从范文的“填充”到口语的“提高”。自主创作和表演,体现了培养学生综合口语能力的梯度性。图5“诗维三级”短剧创作与表演口试模型 (二)短剧创作与表演口试目标界定 口试的评价目标是学生用英语口语应该知道和能够做到的内容。在综合分析课程标准、学科核心能力和多元智能目标后,我们明确了短剧创作和表演口试的总体目标(见表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