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主要研究解决教学难点的教学实践。他们通常以某种课型或教学活动为案例来阐述教学目标、具体实践过程和教学反思。
讲课和课评论文主要是为课堂所写的论文,具体可以分为讲课和课评论文两种相关的论文。讲课论文侧重于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反思,课评论文侧重于评价一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效果。
实证论文是教师针对某一教与学问题,采用多种数据收集和分析方法(如定性、定量等),遵循实证论文的写作格式和方法(如包括引言、文献等)综述、研究设计、研究结果/发现、结论和启示)。
NO.4
当前中小学一线教师的教学研究与写作
还存在哪些突出问题和困难?
中小学一线教师不熟悉研究方法,不注重文献阅读。尽管一线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发现教学中的许多问题,但由于对相关文献的不熟悉,很难从众多的教学问题中找到研究点、提炼研究问题。很多问题也体现在论文写作中,比如:
下面我就通过例子来说明这些问题。
*编者注:以下案例均为原创稿件,部分语言和文字略有调整。
(1)介绍或背景部分过于简单
案例一是《立足核心能力,打磨小学英语口语课堂》论文第一段。作为介绍(或背景)部分,它太简单了。从论文标题来看,引言的重点应该是讲授在小学英语教学质量保证或小学英语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从而引出本文的核心内容。纸。
✦
案例1
✦
2018年11月,笔者有幸参加了XX市教育局组织的XX学区小学英语演讲比赛,并现场观摩了XX市小学英语演讲比赛。笔者通过不同层次的事件观察和一定平台的学习,根据核心能力打磨出符合标准的小学英语课程。
(2)语言表达感性强,缺乏证据。
案例2中,“会说话的片段2”仅仅列出了两个没有上下文的片段,让读者难以理解。 “比较分析”部分不具体,缺乏证据支持。读者不明白作者如何从自己知道的、不知道的和想知道的三个方面对学术状况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 。
✦
案例2
✦
2. 谈学习
[谈话片段2]
(1)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日,大多数孩子都期待每年庆祝自己的生日,因此他们会对这个话题感兴趣。
(2) 在第一课中,他们将学习用“我的生日是在……”来描述自己生日的关键句型。
【打磨后夹子2】
经过观察和学习,讲座环节将做出以下改变: 增加对相关话题旧知识的分析。
(3)他们从第四册第六单元的故事“我的一周”中学会了“生日”。
【比较分析】
基于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学术分析应从促进学生学习的角度出发,从学生语言学习的宏观背景转向具体的学习层面。笔者经过观察和研究,从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三个方面全面、准确地分析了学术现状。
此外,案例3中“让学生体验式学习、学以致用”的说法也缺乏证据支持。整篇论文并没有提供具体数据来支持这一说法。
✦
案例3
✦
作者设计学生体验式学习,学以致用,用所学知识完成“团结全世界青年抗击疫情”国际会议演讲稿写作活动(该班授课于2月,编写任务是联合国创建的将于3月举行的世界青年论坛抗击COVID-19的情况)。
(3)文献综述写作倾向于列出相关研究,但缺乏综述。
案例4(原稿)摘自一篇论文的文献综述。句子之间缺乏逻辑联系,内容不具体,注释不到位。案例4(注释稿)指出了每句话的问题,如括号内的评论所示。
✦
案例4
✦
(原稿)
现有的外语文学教学实证研究大多是在大学进行的(Beglar, Hunt & Kite, 2012; Lao & Krashen, 2000)。相比之下,对于中学外语文学阅读的研究却很少。 Soter(1997)发现,中学生等读者由于不熟悉文本中的文化而对文本中的文化视而不见或误解。这导致读者无法正确和批判性地解释文本。 Lee(2007)指出,高中生在阅读英语文学作品时经常使用文化辅助手段进行文本解释的比例很小。由于外语在许多国家都是中学生的必修课,因此中学成为学习外语的主要场所(Parana,2008)。教师有必要了解年轻人如何解读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现象。鉴于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太少,本研究认为有必要研究中学生在阅读外语文学作品时如何解读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
(注释草案)
现有的外语文学教学实证研究大多是在大学进行的(Beglar, Hunt & Kite, 2012; Lao & Krashen, 2000)。 [这些研究发现了什么? ] 相比之下,针对中学外语文学阅读的研究较少。 Soter (1997) [调查了哪些学生?或者来自哪个国家的学生?您是 EFL 或 ESL 学生吗? 】发现中学生等读者对阅读文本中的文化并不熟悉【如? 】,从而导致阅读文本中的文化盲点,或者说产生误读【如何误读?你能举个例子吗? ]。这导致读者无法正确和批判性地解释文本。 Lee (2007) [研究了什么? 】 指出高中生经常使用文化【什么文化? ] 帮助文本解释的比例很小。由于外语在许多国家都是中学生的必修课,因此中学成为学习外语的主要场所【“一”是一个更安全的说法吗? ](巴拉那,2008)。 [什么原因?比如中学生这个特殊年龄阶段,世界观的形成、语言的理解是否存在问题? 】 老师有必要了解年轻人如何解读外国文学作品中的文化现象【如果老师不理解怎么办? ]。鉴于目前国内外这方面的研究太少,【我们还不清楚什么?因此,本研究认为,有必要研究中学生在阅读外语文学作品时如何解读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文化价值观。
(四)口语表达问题突出,有时出现翻译口音
案例5(原稿)中,作者用口语列表表达“问题一”、“问题二”、“问题三”等,句子不完整,缺乏主语和衔接词。案例5(修订提案草案)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
案例5
✦
(原稿)
多年来,通过观察和调查,我们发现学生写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问题一:在意愿上,部分学生没有信心、不愿意用英语写作;他们缺乏写作的动力和兴趣。
问题二:在语言方面,具体表现为词汇选择和语法结构不准确,无法准确表达意思;逻辑联系薄弱;文章布局的偏差;缺乏风格意识;以及缺乏语言多样性。
问题三:思想内容问题。思想内容贫乏;写作内容无法准确把握,无法拓展;对事实、观点和经验的评论没有说服力;写作内容无法用英语准确记录和表达。
(修改拟议草案)
多年来,通过观察和调查,笔者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首先,很多学生缺乏英语写作的干劲和兴趣,表现为缺乏信心、不愿写作。
其次,练习中的语言表达不准确、不恰当、缺乏逻辑。具体表现为词汇和语法结构不准确、逻辑衔接薄弱、布局偏差、缺乏文体意识、缺乏语言多样性等。性,无法用英语准确地记录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是演练思想内容贫乏,对事实、观点、经验的评论缺乏说服力。
(5)段落之间缺乏逻辑性
案例6(原稿)该节开头缺少主题句,两段之间也缺少连接词,导致段与段之间的逻辑不清晰。如案例6(注释稿)所示,段落中的句子表达也存在内容表达不清、句子间逻辑性弱等问题。
✦
案例6
✦
(原稿)
1、学习活动的设计要注重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培养。
高中复习准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主题意义构建和词汇积累为中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结构化过程,辅之以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第二阶段以文学风格为主。以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综合培养为核心,以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积累为辅的实施过程;第三阶段是考试题目训练和综合训练阶段,旨在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熟练、自动化的思维,辅以清晰的归纳、分析、比较等思维过程,解决个性化问题,促进表达。理解,在表达中加深理解,实现语言积累。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培养无疑是贯穿三个阶段的核心。
在案例研究健康饮食高年级专题复习课上,老师使用了三种阅读材料:课本中的文字、阅读材料《健康秘诀》和阅读材料《情绪饮食》。通过三篇课文的阅读,帮助学生构建吃什么、怎么吃以及吃引起的问题和做什么的主题意义。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教师根据三种阅读材料,从输入和输出两个角度设计活动,以促进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例如,在构建“吃什么”时,学生填写表格回顾所学课文中两家餐厅的不同菜谱、餐厅优势和餐厅问题,总结食物种类和食物名称,以及各种食品的健康和营养信息。语言。这是家庭作业,也是健康饮食习惯的输入。然后老师设计了两个输出活动:一是表达你更喜欢哪家餐厅?为什么?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经历发表自己的看法,内化语言,加深理解。二是自己做菜谱,用语言解决问题,能够用英语表达三餐吃什么以及为什么。
(注释草案)
1.注重学生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培养【标题中最好使用能够概括该部分主要内容的短语】
【添加主题句】中考复习准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以主题意义构建和词汇积累为主,即知识结构化的过程,以理解和表达能力的提高为辅;第二阶段以文体理解和表达能力的融合和培养为核心,以落实和积累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的过程为辅;第三阶段是测试题目训练和综合训练阶段,旨在帮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熟练、自动化的思维,辅以清晰的归纳、分析、比较等思维过程,解决个性化问题,促进表达。理解。加深表达理解,实现语言积累。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的综合培养无疑是贯穿三个阶段的核心。
例如,在高中健康饮食专题复习课(案例健康饮食)中,老师使用了三种主题阅读材料,包括课本中的文字、阅读材料《健康秘诀》和阅读材料《情绪饮食》。通过三篇课文的阅读,帮助学生构建“吃什么”、“怎么吃”、“饮食问题”和“做什么”的主题意义。在整个学习流程的设计中,如图1所示,教师根据三份阅读材料从输入(具体活动是什么?)和输出(具体活动是什么?)两个角度设计活动,以促进学生[这是关于什么的? ] 理解和表达能力。具体来说,在“吃什么”的构建中,学生填写表格回顾所学课文中两家餐厅的不同菜谱、餐厅优势和餐厅问题,总结出食物种类和食物名称。有关各种食品的健康和营养的信息和语言。本课程不仅检查学生的作业,还为有关健康饮食习惯的讨论提供投入。接下来,老师进行了两项输出活动:一是表达你更喜欢哪家餐厅?为什么? (您更喜欢哪家餐厅?为什么?)。在了解的基础上,学生结合自身经历表达对酒店的看法,进一步内化语言,加深理解。二是自己制作食谱,这为学生运用语言解决问题创造了机会,即利用与饮食相关的英语词汇来设计健康食谱,表达三餐应该吃的食物以及为什么。
除了上述逻辑和语言表达问题外,教师在写作中也可能无法完整表达自己的意思。如案例7所示,作者指出了学生写作中出现问题的原因,然后就戛然而止,没有指出如何解决这些写作问题以及论文的目的。
✦
案例7
✦
(原稿)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毛秋平、吕东平(2020)认为,主要原因是阅读与写作分离,阅读过程中没有语言输入,导致写作活动受阻。笔者认为,原因有:学生在阅读时没有刻意注意语言、结构、逻辑衔接等;教师对阅读和写作没有进行系统的指导,导致学生在语言、内容、思维等各方面表现不佳。准备:学生阅读输入不够,体裁不丰富,写作内容和语言不丰富,不能准确表达思想和情感。
(注释草案)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毛秋平、吕东平(2020)认为,主要原因是阅读与写作分离,阅读过程中没有语言输入,导致写作活动受阻。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学生写作能力薄弱的原因还包括:1)学生阅读时没有自觉注意语言、结构、逻辑衔接等; 2)教师没有对阅读和写作进行系统指导,导致学生在语言、内容、思维等各方面准备不足; 3)学生阅读输入不够,体裁不丰富,写作内容和语言不丰富,不能准确表达思想和情感。 [然后呢?话还没说完。是不是应该说一下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并介绍一下这篇文章的目的呢? ]
此外,教师论文中往往没有连接前后的引导句。如案例8所示,作者在讲解教学过程时,直接列出了教学步骤,没有解释使用这些教学步骤的原因并进行总结,也没有向读者提供主要内容、引导主题句或引导词。了解该部分。性的段落。
✦
案例8
✦
(原稿)
四、教学过程
步骤1.创造一个故事情境并形成阅读期望。上课伊始,老师展示课文中的一个重要地点——一辆普通的长途客车,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发生的重要地点,并引导学生回答:“你乘坐过吗?”长途巴士?”做什么的?”
随后出现了小说主人公与乘客乘坐公交车的场景(图1)。学生可以通过回答以下问题来预测课文的内容:“根据图片,你认为他们乘坐公共汽车是为了什么?”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发生的重要地点。通过回答问题,让学生关注故事发生的地点、基本人物等。图中,Vingo形成与年轻人的外在表现形成强烈反差,学生的心理问题“Vingo为什么这么忧郁?”这会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欲望,为后续的阅读做好准备。)
(注释草案)
四、教学过程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本课有几个环节(步骤/活动。请根据实际情况决定使用哪个短语。) [这里需要一个主题句来引导这一部分。 ]
步骤1. [建议:第1步]创建一个故事情境,
表格阅读期望
上课开始,老师展示课文的重要地点——一辆普通的长途客车,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发生的重要地点,并引导学生回答:“你乘坐过吗?”长途巴士干什么?”之后,教师展示小说主角与乘客乘坐公交车的场景(图1),学生通过回答“What do you think they are getting thebus for for”等问题来预测课文内容。到图片上?”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兴趣。
这个环节的目的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关注故事发生的重要地点。通过回答问题,学生可以关注故事发生的地点、基本人物等。画面中的Vingo与年轻人的外在表现形成了强烈的反差。学生们心中疑惑:“Vingo为什么这么忧郁?”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继续阅读的欲望,为后续的阅读做好准备。 【下面类似的设计意图介绍需要融入到正文中。 ]
(6)标题过多,多用句子表达。
案例9摘自一篇探讨英语小说阅读识字教学的论文。论文第三部分重点探讨网络识字教学的实践。读完这篇论文后,我给作者的建议是:
如果可以的话,可以补充每个环节学生的课堂表现,这样结局会更有说服力。在本节的开头,需要添加一个引导段落来连接前后内容。另外,有必要明确该教学设计在实际教学中的使用时间。本节的小标题 1 太长,更适合作为主题句。同时,副标题(1)“从字面层面解读文本,理解故事情节”更适合成为主题句的内容。建议副标题以短语的形式呈现,如“信息解读”或“文本解读”。第(1)节的正文也存在前面提到的句子之间缺乏逻辑衔接的问题,以及中英文混杂的问题。建议将英文放在括号内,并用中文表达正文。具体修改建议参见案例9(修订稿),修改部分用下划线标出。
✦
案例9
✦
(原稿)
3. 在线阅读与写作教学实践
1、在语言输入阶段,教师根据课文从课文、文学、文化三个层面设计问题,加深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让学生与课文充分对话。
(一)从字面层面解读文本,理解故事情节
将语言输入,即阅读,集中于文本形式及其所表达的内容,称为文本信息解释。这个级别的阅读是为了获取文本信息。当学生阅读第12章的第一部分时,他们回答“什穆尔是如何从他真正的家搬到营地的?请画出他的家人从他真正的家到营地的搬家路线。他们是如何旅行的?”了解什穆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角色。一家人无家可归的生活与他二战前的幸福生活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战争的残酷。
(修订草案)
……将语言输入,即阅读,集中于文本形式及其所表达的内容,称为文本信息解释。这个级别的阅读是为了获取文本信息。例如,当学生阅读第12章的第一部分时,作者让学生回答有关什穆尔如何来到集中营的问题,并画出什穆尔的行动图(“什穆尔是如何从他真正的家搬到集中营的?请画出他一家人从真实的家到营地的搬迁路线。他们是如何旅行的?”)。这项活动让学生们体验了二战期间什穆埃尔一家的流离失所的生活,这与他在战前的幸福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二、反思战争的残酷。
NO.5
中小学一线教师应该做什么?
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教学研究?
首先,考虑到中小学一线教师日常工作繁忙,最好的办法就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事实上,教师每天都在做教研,体现在教师对每节课或显或隐的反思。
教学研究实际上是教师教学实践方法、效果、反思等的明确呈现。其中,行动研究主张在教学中进行研究,非常适合一线教师,且易于操作。如果遵循行动研究的原则,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问题系统地进行和记录教学研究,为论文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基础外语教育》发表的多篇论文可以作为学习参考,如赵颖(2015)、冯爱武(2016)、曹明仁(2020)、梁前和王强(2020)、徐吉田和张慧英 (2020)、薛蕾蕾 (2020) 2020)、付慧、魏勤 (2020)、程兰、高卓群(2022)等
其次,教师平时需要多阅读学术著作和学术论文,学习学术写作技巧,逐步摆脱上述问题。同时建议教师系统学习主要研究方法。教师通过阅读专着,可以快速了解各个研究范式,积累收集和分析方法的要点;通过阅读学术论文,教师可以了解这些研究范式如何在研究中实施以及如何在论文写作中呈现。
另外,在投稿过程中,建议教师仔细阅读审稿意见,结合文献阅读,体验学术论文的语言表达,了解论文各部分的写作特点(如引言、文献综述、研究结果、讨论等),并了解不同类型论文的写作要求。
关于作者
杨鲁新,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中国外语教材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基础外语教育》主编。